2010年2月4日 星期四 大公報
圖:趙俊傑以「拚命」的踢法在港甲聞名,面對外援也毫無懼色
2006年轉投地區球隊大埔,可說是趙俊傑球員生涯的新階段,不過,來到這支地區球隊仍無法確保正選席位的他,對前途感到迷惘,只希望往後無論效力哪隊,力求長期有上陣機會。但肯定不會變的是,他仍會保留一頭長髮直到掛靴。
努力未必就有收穫。加盟大埔後,趙俊傑仍在正選與後備之間徘徊,幸好每次上陣都有不俗表現,他認為效力福建的經驗幫助最大:「我不是經常有波踢,但珍惜每次機會,所以鬥心特別強,每次上場都想盡力不失球。另一個準備是熱身充足,因為後備入替是好難入局,特別是中堅一犯錯就很大件事,我已犯過太多錯了,以前踢弱隊幫助也很大,因為經過太多逆境了。」
冀保留長髮至掛靴
趙俊傑是球圈中有名的「拚命三郎」,早前在本地比賽被撞至鼻骨移位,接受治療後第2天就復操,隨即又在甲組比賽上陣,他表示自己受外國足球文化影響,如非大傷絕不休息:「踢波除了嚴重傷患如十字韌帶受傷不能踢之外,其他的傷我都要盡力克服,因為我是職業球員,要尊重自己的職業。再加上那陣子教練給我機會,如果有機會不去把握,就會給人家取走。」
披肩的長髮是趙俊傑努力捍衛的形象,為此他不惜放棄教波的機會:「上季我一剪短髮就斷十字韌帶,現在我都有點『信邪』,不會再剪太短,保持紮辮或長頭髮的形象,就像前香港足球先生李健和一樣,到收山時才會剪短髮。最近有小學找我當教練,校方都認為我留長髮像『飛仔』,協商過後我可能教波時要戴帽吧,我也表明:真要我剪短頭髮的話,我寧可介紹其他人去教。」
26歲大約是職業球員生涯走到一半的時候,趙俊傑對自己的前途仍感迷惘,因為他渴望的是長期擔任正選:「大埔是1間好球會,但我對個人前途也不是太清楚,很迷惘,如果我可以保住正選席位,在這裡踢到退休都好。我在這10年來,除了效力福建的2年是必然正選,以及陳曉明執教大埔的1年差不多每場有上陣,其餘時間我都未能穩當正選。同期的港青隊友成就最少的,比如說賴嘉輝、謝敏榮都已經入選過亞運隊、港隊,我很想證明自己有能力,不斷有上場機會和表現,甚至吸引其他球隊和港隊注意,讓他們一想起無中堅可用,就會想起這裡也有個不錯的人選吧!」